工业相机,效用几何?
转载 2018-01-04 08:41 MM新自动化与驱动 来源: MM新自动化与驱动如今,人工智能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做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一的视觉技术也的确火了,火到凡是和工业自动化相关的企业如果不搞点视觉技术或者产品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伴随着市场火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总体上国内工业相机价格的惨烈竞争、机器视觉行业从业人员的艰辛、尤其是技术主导型视觉公司,其工程师不是在客户处调试,就是在去客户调试的路上,如此付出与回报真的成比例吗?如此,从事机器视觉行业,那还真的是“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这样的结局”。当然,现在说结局还太早,正火着呢!
火归火,但马克思老早就教育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么火的市场,我们必须要思考:
为什么工业相机的价格竞争如此惨烈?
随便一个500万的CCD相机价格较5年前下跌了50%都不止,惨啊!如果说工业相机对于高端制造业来说真的有价值,那么:
除了惨烈的价格竞争究竟还有效用几何?
要理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两个最基本概念,第一何为机器视觉,第二何为工业相机。首先,机器视觉的(MV)指的是“针对所有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工业和非工业应用,为基于图像采集和处理功能的设备提供操作引导”。而工业相机指的是“一种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的成像装置,该成像系统包括成像传感器芯片和各种基于电子的功能,它们将物体的视觉图像一起转换为电子脉冲”。
仔细思考,事实上这两个概念传递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机器视觉归根结底是一种应用主导型技术,即是由市场和应用需求来驱动的,机器视觉本身需要一个复杂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支撑,这其中就包括了客户的具体应用要求、软件、工业电脑、工业相机、镜头和光源等。
首先,就防护等级而言,Baumer工业相机针对客户应用目前专门研发了防护等级为IP67的宽温相机,工作环境温度可以达到-40 °C 至+ 70 °C,而且相机内部集成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相机温度。此外,该系列相机特别针对现场恶劣环境进行测试,最高可承受100g的冲击和10g的震动,实乃“任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啊。
其次,针对工业现场供电,Baumer采用了8-30V DC的宽电压供电方式,相机触发采用debouncer等滤波设计,确保相机不受现场干扰可以稳定接受触发讯号。为了确保高精度测量数据的温度性,Baumer所有相机传感器都封装在散热支架上,良好的散热可以确保芯片的噪声较低,数据的时间漂移得到良好控制。
再次,针对特别苛刻的检测要求,例如,Baumer专门基于SONY Pregius芯片发布了曝光时间最短1us的系列产品,确保针对高速运动物体拍照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针对大数据传输,Baumer研发了基于万兆网(10GigE)接口的1200万分辨率相机,最高帧率达到335fps,相机内部带有2GB的存储。针对火的不行不行的3D应用,Baumer也推出了基于FPGA编程的3D相机,该相机拥有一个适用于激光三角测量的专用的预安装程序。借此,可以在相机内以亚像素的精确度定位激光线的焦点,以便仅传输轮廓数据,从而大幅减少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最高 1200 万像素的分辨率、在4K 的线宽和 128 线时高于 2.5 kHz 的分布率,即便在加工速度很高时该相机也能可靠地识别出最细微的偏差等等。
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在努力的将工业相机在机器视觉中的效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往大了说为中国的先进制造贡献微薄之力,往小了说希望Baumer工业相机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使用体验,不再让工程师因为硬件的不稳定而耗费精力和时间,这些对企业而言都是巨大的成本。由此我们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们敬爱的视觉工程师们不会再那么辛苦,耳边可以少点工控机的嗡嗡声,也不用整天面对屏幕的幽光满头大汗;每当飞鸟入林,抬头看到的是家中的袅袅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