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AGV激光雷达SLAM定位导航技术
转载 2018-05-21 10:58 镭神 来源:镭神AGV想要自主行走主要是解决“在哪里?”“要去哪?””怎么去?“这三个问题“。“在哪里?”是定位的问题,“要去哪?”是路径规划的问题,”怎么去?“是导航的问题,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agv自由行走的问题。
定位和导航一般是相辅相成,传统的定位导航方式(电磁导航、磁条导航)的优缺点如下方图表所示,这些方案的优点和局限性都很明显。稍微灵活点的导航定位方案运用二维码、反光板等,人工预设一些特征来定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Amazon的Kiva。
Amazon的Kiva
WXX0XAGV防撞激光雷达
WXX0X是一系列用于室内设备防撞及智能区域检测的产品,此系列产品非常适用于AGV、RGV、机器人等。此系列产品可以通过4个开关量输入信号组合选取15组区域组(FieldSet)中的任一个作为当前工作区域组,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还可以输出点云数据。
■镭神激光雷达+SLAM算法可实现的五大功能
激光雷达为主传感器的SLAM地图构建
激光雷达可以在探测范围内进行360°二维或三维扫描,产生数据信息。SLAM可根据激光雷达提供的数据信息构建周边环境地图并计算自身所在的位置。激光雷达比其他传感器的优势在于能更高精度的测出障碍点的角度和距离,方便定位导航和地图构建。
依据地图和场景应用模式下的路径规划学习
AGV小车在已建好的地图中行驶,边行驶边记忆,学习新的路径,存储已学习的路径,在相同场景下,智能选出最佳路径完成工作任务。
根据既定学习路径及工作模式命令进行自由路线巡航
根据需要完成的工作,自由切换最佳路径。
视频均为镭神智能激光雷达+SLAM算法集成在工厂的AGV小车上
利用防撞激光雷达实现运动过程中的智能多级避障保护
在自由路线巡航过程中,激光雷达会持续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当发现动态的物体或未知障碍时,局部规划器根据这些扫描到的局部信息,确定短期內的运动。当避障行为的优先级高于沿原路径前进时,局部规划器就能够通过竞争获得执行系统的控制权,使得AGV按照局部规划结果运动。完成对当前障碍物的躲避行为后,全局规划器再次取得执行系统的控制权,使得AGV重新回到全局规划路径上,继续按着已学习的路径运动。可根据需要设置预警区,减速区与停止行驶区,达到智能多级避障的目的。
驱动轮和AGV车体不同轴下保持稳定运动控制技术
由于底盘运动与AGV车身位姿非同步,故需要在底盘与车身连接轴外加编码器,以用来同步两者运动调节。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解析寻迹智行3D SLAM无人叉车的"智慧"从何而来?(本文纯干货)
- 智科技 创未来 | 杭叉美国智能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 合肥搬易通MiMA电动叉车夏季高温保养指南:专业防护,高效运行!
- 新品发布 | 仓储物流 太重再添一位智慧型选手
- 赛特智能携手深能环保:100台无人清扫车共筑智慧环卫新生态
- 无人车“跑进”零食店,菜鸟实现仓库到货架“小时级”配送
- 斯坦德机器人 | 邀您相约上海2025WAIC
- 盛大揭幕 | 合力开创20+行业智能物流标杆案例集
- 威迈尔人形机器人威宝2.0亮相链博会,搭载全景RGB-D深度视觉系统和AI大模型
- 四大核心能力解码:华睿物料控制系统MCS 驱动物流响应速率革命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