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暴露出我国冷链物流的三大致命伤
转载 2020-03-25 09:59 海格里斯 来源:海格里斯最直观地来讲,消费者得定闹钟抢菜,稍微晚点连菜叶子的都不剩,是农户的菜不够吗?不,上游的农产品甚至还面临着囤货、滞销。由于供应链的弱势,“农村的菜运不出去,城里的人抢不到菜”的局面在真实发生着。
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滞销,上游生产环节的农产品很难运输到外界;中游批发环节,受到“华南海鲜市场”的影响,人们对批发市场脏乱差的负面情绪正在放大,其正常经营开始受到影响,全国各大一级批发市场的采购量急剧下降;下游零售环节,零售商缺货缺人,无法进一步扩大面向消费者的商品供应。
其实,传统生鲜行业本身就存在产业链条长,散布着大量小而散的从业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等、供需失衡、生产水平落后、同质化竞争加剧、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只是此次疫情,将问题的严重性爆发了出来。
疫情下的需求井喷,并没有解决冷链物流“高损耗率”、“高履约成本”、“低运营效率”的痛点,此前已有许多高歌猛进的生鲜电商倒在的这三座山面前。
1、高损耗率
“卖菜难”在这个春节成了菜农们的头等难题。农户的菜正在地里大把的烂掉,城市里的菜却得靠抢。此次疫情的爆发,让冷链物流的“断链”问题变得更加明显,造成生鲜产品的高损耗。
图片来源:pexels
首先,上游农业供给端分散,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规模化采购。华兴资本董事张慧表示,中国的蔬菜供给端过于分散,这个特性决定了在疫情这类突发事件来临时,流通环节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其次,中国冷链是割裂的。有些冷链企业服务的仅仅是某一个区域,有些冷链企业可能服务于某一个冷链的干线、长途运输,有些只是服务于某一个城市的配送。这样的冷链现状,造成传统生鲜供应链产品流通半径小,且环节多、链条长,造成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坏率较高。
海格里斯提供冷链仓储整体规划及设备供应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滞销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完善农产品的供应链网络。生鲜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专业的冷链鲜仓对其进行及时的保鲜、保存,保证食品新鲜健康,延长保质期,降低耗损率。
然而,目前我国冷库分布不均衡。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已占到全国冷库总容量近46%,西北冷库容量仅占5%,某些地区没有建设冷库,导致该地区消费者无法享受冷链的服务[3]。
在冷链基础建设上,全国性的仓储体系尤为重要。“云仓是生鲜供应链的核心,通过全国分仓,才能快速将产地仓的生鲜产品分拨到全国各地,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
2、高履约成本
疫情期间的生鲜食品线上化消费趋势与线下物流配送,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矛盾点,“有货无车、有车无货”的问题频出,这就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平衡,正是造成冷链物流成本高的根本原因。
可以看到,目前生鲜供应链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一边是需求得不到满足、产品价格虚高,一边是大量的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下游零售商如生鲜电商的“前置仓”管理、物流履约成本居高不下,对于低毛利产品来说,高履约成本是生鲜电商盈利的最大障碍。
因此,此次疫情将催发生鲜农产品全国产地仓、分仓的建设及布局,一方面,通过产地仓,冷链鲜仓可以及时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保鲜、保存,保证食品新鲜;另一方面,通过全国分仓,可以快速将产地仓的生鲜产品分拨到全国各地,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
仓储体系有利于解决生鲜前半公里的问题,而生鲜农产品的冷链干线及配送物流依然面临资源整合问题,需要一个对接信息、整合资源的系统,来进行资源的无缝对接、有序调动。
3、低运营效率
中国企业的传统管理与运作模式大多是自成一体、较为封闭,不太注重开放式的供应链管理,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都自成一派,难以形成灵敏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生态圈,造成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
疫情期间出现的市场变化已经为行业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淘汰,需要抗风险能力强的供应链模式,新的市场服务需求、新的供应链关系会逐步形成。
上游的品牌方,尤其是新零售企业,需要高效的仓储、运输、配送体系;下游的消费者对体验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可视化、品质化的供应链服务,将加速冷链的“技术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
大数据、智能仓储系统等正在冷链物流行业大范围普及,形成“智慧化”冷链——把企业供应链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通上下游,连接上下游多方需求、提升效率。
未来,冷链物流扮演的角色或许更像是网线,把生产商、品牌商、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相互连接起来,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参与者能够共享信息与资源,形成一个互相助长的生态圈。
文字内容采集自:FBIF食品饮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