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智能机器人“交警”上岗 真酷!

转载 2020-06-08 15:5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刘琴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人口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道路交通状况愈发严峻,拥堵、违法、事故等现象频频发生。近年来,智能机器人在交通领域频频亮相,在缓解拥堵、道路巡逻、事故警戒等多领域大显身手,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新松5G智能巡检机器人来源:沈阳高新区

“马路机器人”现身潮汐车道

交通效率大大提升

近日,一款新颖别致的“马路机器人”出现在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与巨龙路交叉口、苍梧路与东盐河路交叉口。记者了解到,随着苍梧路由西向东交通流量持续剧增,路面交警通过手机遥控操作,两个交叉口的“马路机器人”自动往北横向移动护栏,30秒快速完成车道切换,原左转和掉头车道相应北移,直行车道由两条增加到了3条,增加了1条西向东进口车道,有效地缓解了车流量大问题。

“‘马路机器人’在潮汐车道使用期间,整个道路通行效率提升19%,车速提升30%。”连云港市交警支队科技设施大队负责人介绍说,等待早高峰结束后,现场交警会再次将车道恢复为正常车道通行。

无独有偶。今年1月8日,海南省首个“马路机器人”在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与玉兰路交叉口投入使用。记者了解到,“马路机器人”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在结构上将护栏立柱设计成信息处理单元与机械传动单元,通过底部电机带动4个滑轮,实现护栏自动横向移动。根据交通流量变化,执勤交警只需通过手机APP遥控就能轻松实现潮汐车道的隔离切换,整个变道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智能机器人化身“交警”

执勤、巡逻样样精通

交通领域是机器人落地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近年来,智能机器人化身“交警”,协助完成执勤、巡逻等多项任务,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守护者”。

去年11月,全国首个道路交通指挥机器人亮相第21届中国高交会,道路交通指挥机器人可以演示禁止通行、绿灯放行、敬礼、左转右转、靠边停车等手势。

去年8月,全国首批机器人“交警”在河北邯郸上岗执勤,这也是国内道路上第一批上岗的机器人“交警”,开启了我国人工智能交管的新起点。据悉,此次上岗的机器人“交警”涉及到道路巡逻、车管咨询、事故警戒三款智能机器人。

据了解,道路巡逻机器人“交警”在交通岗可与智能信号机进行联动,具有人脸识别、语言提示等功能,还可对闯红灯的非机动和行人进行提醒和抓拍,协助维护交通秩序。比如,闯红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都会被巡逻的“交警”提醒和抓拍。当民众在道路遇到不法分子,陷入危机,路遇这位“交警”,便可以按动紧急报警装置,警笛会立马响起,最快时间与后台警员立即取得联系。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在道路交通中亮相。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机器人在交通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下,各类机器人在智慧交通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推动机器人在交通领域的加速落地,依靠技术升级和规范管理支持和保障应用成熟,将是未来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机器人助力“智慧交通”

仍需补齐短板

其实,智能机器人在我国交通领域的应用早已出现。据了解,早在2016年,机器人“小文”就已经走上北京的街头。作为全国首个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引导的机器人,小文具有行走、视网膜识别、人机对话、导航、闯红灯拍照等智能功能。

2018年11月,温州“首个智能动态交通违法审核机器人”在温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正式上线。该智能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审核,解决拍摄举报人工审核麻烦、效率低等困境;还能对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对违反禁止标线随意变道、加塞、逆行、占用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实现智能审核识别。

温州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智能审核机器人识别准确率高,不仅大量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审核时间,经过该智能审核机器人审核后视频录用率提高了3倍。

如今,智能机器人在道路交通的应用正成为一种趋势,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基础,推动道路交通向“智慧交通”转型升级,正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机器人在交通领域全面爆发,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要真正实现机器人指挥交通,还需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的感觉、运动、思考等要素。

此外,随着交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未来遭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可能性也会不断加大,一旦遭受黑客入侵将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在安全技术的提升上,还需要企业、政府共同努力。

(编辑:罗晓燕)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