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像人一样自主应对的AMR,谁将是第一轮跑马圈地的victor?
转载 2020-12-03 08:46 上电科Robot 来源: 上电科Robot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日益强烈,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遭遇瓶颈,柔性生产呼声高涨。柔性生产是应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而产生的,可以更好的满足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特点,并以其良好的规划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高效把控。
AMR的应用恰是柔性化生产的需要,既要满足柔性化、多元化、易变化的需要,又要在低成本负担的同时实现标准化、信息化。
AMR是机器人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蜕变
纵观室内移动机器人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AMR是其技术与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的最新成果。
室内移动机器人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第一代磁导航AGV小车、第二代二维码导航AGV小车,今年以来,不同于磁条、二维码等固定、半固定导航方式,采用最新SLAM导航方式的AMR机器人异军突起。AMR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半固定的机器人移动模式,让机器人完成了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蜕变,相比于之前的传统AGV,AMR侧重体现机器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它的颠覆性创新在于通过机器人自主移动技术,实现了更柔性的人机协同——移动机器人自己感知环境变化并针对环境变化做出正确反应,而不需要预先对环境做大的改造,也不需要将人和机器人隔离开。
这样,移动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更接近于人,像人一样自主应对变化,实现柔性物流,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移动运输搬运场景。不仅如此,AMR的部署更加简单,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非常适用大面积长距离运输场景的应用。
AMR将迎来自身的放量时刻,增长潜力巨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39.5亿元。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AGV市场规模占比63.91%,AMR占比36.09%;从市场销量来看,2019年AMR全球销量占比23.44%。在中国市场,2019年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6.09亿元,AMR市场规模占比30.99%。从市场销量结构来看,2019年AMR销量为4400台,占中国移动机器人总量的18.72%。
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亿元,移动机器人销量有望超11万台。从市场规模结构来看,到2025年AMR市场占比有望超过45%。从市场销量结构看,预计2025年AMR销量占比超过32%。
从以上数据来看,AMR即将迎来自身的放量时刻。中国相较于全球市场,具备更高的增长潜力,尤其在制造及仓储场景领域。
AMR第一轮跑马圈地,得场景落地者得天下
现阶段的AMR市场,谁找到了好的落地场景,谁就有基于场景做深度的先发优势,反之在该场景会暂缓发展,甚至出局。
面对市场前景广阔的移动机器人市场,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具备移动机器人一站式开发与实施能力,形成“基础层——应用层——方案层”的技术矩阵,自主开发了多机器人调度工具DISPATCHMaster和移动端应用交互工具SLAMViewer。解决方案是连接AMR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纽带,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仅是从技术和产品出发,更扮演了集成商的角色,能够为客户提供场景落地的服务。智能移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宋韬认为:“方案是给用户呈现的最终形态,用户在方案层可以深度参与甚至主导这一过程,因为用户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研发的方向和使用的技术”。
随着AMR从技术到产品的不断成熟,大量移动机器人替代人的场景被挖掘出来,这些场景是以往的传统技术AGV无法应对的,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经在复合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等多领域形成了成熟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建筑、消毒、重载等场景落地应用,未来将深度挖掘更多场景,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场景落地,推动中国移动机器人不断向前迈进。
Pic/1
复合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建筑3D打印移动机械臂
Pic/2
在沃迪智能场景落地的重载移动机器人
Pic/3
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紫外线消杀机器人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6日)
- LogiMAT China 2025开幕:聚焦智能物流新趋势,叉车与AGV企业聚鹏城展风采
- 在机器人峰会上规划移动机器人导航的成功之路
- 苏州首个AGV智慧停车发布!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9日)
- 美国工业车辆协会宣布第12届全国叉车安全日将于6月10日举行 聚焦操作员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
-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 秀出机器人产业硬实力!吴中亮相“中国第一展”!
- 物流机器人"小白"暖心上线,开启医药服务"加速度"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