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张瑞敏:机器换人是智能制造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转载 2016-12-09 18:20 张婷 来源:中国家电网

  12月8日,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已经落下帷幕。大会期间,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家电企业掌门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演讲,他表示希望中国制造能实现超车,“过去中国制造业一直在追赶人家,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实现超车呢?过去有人说玩到超车,现在我觉得应该叫换道超车,我们换一个互联网的道,来赶超现在世界的制造业。”

  以下是中国家电网记者梳理在大会期间,张瑞敏对于智能制造发表的一些重要观点。

  机器换人是智能制造的前提 但不是充分条件

  “机器换人”现在是当下的热词,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机器换人可能是智能制造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我们现在有8个互联工厂,智能工厂的前提是无人工厂或者说“黑灯工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工厂能和市场连接到一起。

  比如你有一架先进的飞机,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设施,包括相应的机场和智能指挥系统,这架飞机还是飞不起来。所以无人工厂不代表智能工厂。有了无人工厂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把用户连接上,用户的需求能不能在工厂的生产线生产。用户有很多不同的、个性化的需求,这些需求一旦能生产,那么这个生产是时柔性的,不单生产快,而且变化也非常快。

  另外一个很简单的检验办法就是,这个互联工厂生产的产品在出厂之前是不是就知道要给谁,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工厂效率很高,但他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进仓库,这个就不叫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应当是在没有下生产线就知道这是张三的还是李四的,目前我们也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我们的互联网工厂可以做到一部分。就是用户的需求提出来,我们专门给你设计、制造,生产过程都可以通过手机知道,这种透明化的、用户参与的过程,可以非常好的提高与用户之间的融合的程度。

  自动化只解决效率问题 智能制造需要高精度

  无人工厂是工业3.0自动化的范畴,海尔的互联工厂重要的是要把客户连接在一起。其实很多人的想法有些偏颇,并不是只要自动化程度高就可以了。其实我觉得不是这个问题,因为自己化只能解决效率的问题,可以使大规模制造速度变得更快,但问题是现在追求的不是高效率,而是高精度。

  如果不能精准的对准所有的用户,那么这个高效率其实没有用,生产出来的产品给谁我不知道,那你以前生产1000台、现在生产出5000台,没有多大作用,都堆在仓库里头。所以说,现在应该从自动化的大规模制造变成现在的大规模定制,这个是本质的不同。所以互联网工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用户连接到一起,同时,所有的供应商也连接在里边。由原来的物理概念的工厂变成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一个生态。所以智能制造我觉得是一个体系,并不是单纯的智能设备或者智能产品。

  海尔智能制造的方向是做物联网领域的先驱

  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提出17年了,但是始终没有引爆,这是因为大家都在智能化上做工作,比方说窗帘可以自动关了,用户看了比较不错,但是叫好不叫座。国际上预测,物联网技术将在2019年引爆,就是差不多20年才能引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两年时间了,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这两年内,率先在物联网领域实现引爆。

  这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所有的产品都有三种件,一种是看得见的“物理件”、一种是“智能件”包括芯片这些,但更重要的是“连接件”。其实就是要人机对话,人机对话的前提下,机器还要具备自学习能力,机器之间可以互相交互,我们正在努力的往这个方向上做。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还有一个基础,就是社群经济,必须建立在用户交互的前提下,需要用户的参与。

  桌面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移动互联网解决了速度的问题,所以才有了电商。而物联网时代,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我及时给你提供服务,这是物联网的场景商务,这也是我们积极努力的一个目标。我们希望我们能在这个方面在全球所有的企业中,特别是家电企业中实现率先引爆。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