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有了3D视觉...
转载 2020-07-28 16:14 凤凰卫视 来源:凤凰卫视提到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许多人最先联想到的是
电影《终结者》家族里不同型号的机器人
和里面的人机大战。
从最早的T-1,只会挪动和开火,
再到T-800,它拥有高仿真的人体外表,
可以潜伏在人类社会,还具有学习能力。
尽管电影里不同型号的机器人,
生产年份都排到了2026年以后,
但如今在工厂,机器替代人类的场景早在发生...
今天,我们请来的创业者是
研究机器视觉领域的微链道爱创始人冉祥
他们的技术团队在加拿大,
这个人工智能的发源地~
他们产品落地场景就很多啦,例如:
在中国的空调生产线上使用啦,
也在德国的汽车工厂里使用啦,
记住:制造业强国德国,对技术要求是非常高哦
那么这家企业究竟牛在哪里?
它重点研发让机器人有视觉和认知能力,
大白话讲:
在工厂干活的机器人,需要长眼睛,动脑子。
比如:机器人把大象放冰箱里,
总共分几步?
第一步:
它看出了前方那一大坨玩意儿叫“大象”
5岁的小朋友在动物园看过一次大象,
以后就会认得大象;
但机器可没这么聪明,但敌不住它勤奋得要命,
它会看上百张甚至上千张的大象图片,
然后幡然觉悟:哦,这玩意儿是大象。
so这里涉及一个前提:
你家得有“上百张”大象照片给机器人看才行啊,
这也就是所说的“大数据”
第二步:
把大象吊起来,放冰箱
专业词:“手眼标定+视觉伺服”,说白了:
就是让机器人精准按照人类指令干活。
具体如何通过写底层代码,吩咐机器干活,
请咨询码农,小编退下。
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
机器人的3D视觉
不过冉祥团队研发的机器视觉
要比小编说的高级很多啦,
不仅仅是分辨平面静态物体而已,
还有更高层纬度哦:
冉祥(微链道爱创始人):
第一个纬度:它的底层技术叫计算机视觉,我们给它一个物体,它能分析判断识别出来它是什么东西;
第二个维度:叫机器视觉,那么就大量地应用在工业领域的质量检测。例如你这个手机拿过来过后,它不仅要知道这是手机,而且知道这是我检测的对象,需要检测上面有没有脏物,有没有划痕,我们该装的零部件有没有装上?所以它更多地用在检测范围。
第三个维度:叫机器人视觉,就是一定需要是一个3D视觉,这个物体过来过后,我不仅要知道它是谁,而且要知道它的位姿变化。微链道爱致力于构建3D视觉识别的行业标准。
辣么问题来了:
如果工厂环境比较恶劣,
比如一会烟尘弥漫,一会光线明亮刺眼,
尽管这些环境干扰对人类的视觉没有太多影响,
但是对机器之眼的要求可就不一样了,
光线稍微差一些,
它就可能认不出七大姑、八大姨。
IT男们还给起了个学术词“鲁棒性。”
鲁棒是Robust的音译,也就是健壮和强壮的意思
简单说: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鲁棒性越高越好
冉祥(微链道爱创始人):
我们知道工厂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里边是有光线的变化的,那你要能去适应它。另外有一些工厂,那一开工过后烟尘是弥漫的,这个烟尘也会对光产生折射的,因为它是不能封闭的,不能开空调,所以夏天很热,冬天很冷。那工业的标准设计一般是7年:就是你的产品要在7年的时间里保持24小时的运行没问题。所以这叫高鲁棒性,这个是非常难的。我的客户,他们没用我们的系统之前是两班倒,也就是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上了我们系统之后是24小时运行的。
他山之石
来听听其他专家和投资者
对微链道爱的疑问和期待:
万俊(主持人):
现在投资人非常关注三个方面的简化,一个是叫应用的简化,一个叫连接的简化,一个叫运行的简化。
赵晨(中美跨境科技投手;Plug and Play中国管理合伙人):
走进工厂里,安装设备、调试设备,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所以这个如果能够更加简化,用更少的照片,用更少的训练时间,我觉得这个的确是一个很强的优势。
潘津(机器人视觉产业联盟主席):
因为冉总是初创公司嘛,现在的水平还是很好的,但是从整个这个技术来讲,我们把它分成几个难度,第一个难度是2D或2.5D,那我东西是分在平面上或者规则码放的。第二层有难度就是放的一个工具筐里是无序的,乱的。第三个就是一个大筐里面什么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