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摄像头到“数据神经系统”--Axis视频智能加速物流数字化

原创 2025-11-20 09:21 南山 来源:AGV网
法国Adaxis公司

在全球物流加速数字化的背景下,如何把遍布园区和仓库的摄像头,变成可度量、可追溯、可优化的“数据神经系统”,正在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焦点。英国物流专业媒体近期刊登了瑞典Axis Communications AB(安讯士,以下简称“Axis”)关键客户经理Adam Wales的分析,结合麦肯锡对物流企业数字化用例的调研数据,勾勒出一个由视频智能驱动的未来物流图景。

作为总部位于瑞典隆德的网络视频与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Axis长期深耕监控摄像机、网络音频、门禁与视频管理软件等领域,并围绕垂直行业打造完整方案。在面向货运与物流的解决方案页面中,Axis明确提出,要通过网络视频、音频和分析应用,帮助客户保护园区和车队、追踪货物流向,同时降低成本、提升交付准确性。

在具体能力层面,Axis近年来重点推进边缘智能分析应用。例如,AXIS Object Analytics是一套预装于Axis兼容相机中的AI分析套件,可在摄像机侧完成对人和车辆的检测、分类、跟踪和计数,支持“区域入侵”“越线检测”“停留时间”等多种场景并行运行,为安全、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提供可视化指标和告警触发条件,无需额外服务器即可在前端完成推理。

在典型的物流中心场景中,叉车与行人混行、高货位堆垛和频繁装卸作业叠加,使健康与安全风险长期存在。Axis在官方博客中提到,借助具备分析能力的网络摄像机,可以主动识别危险行为,并通过网络音频发布实时语音警示,提示现场人员规避风险;对车辆与行人共享通道的区域,摄像机还能识别行人位置,联动车载声光设备提醒驾驶员减速或停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工观察的盲区。

同时,Axis也在与生态伙伴一起把视频智能深入到更细粒度的作业层面。例如,希腊Irida Labs公司基于其PerCV.ai平台开发的叉车与PPE监测方案,通过与Axis AI网络摄像机深度集成,实现对叉车运动轨迹、员工佩戴防护装备情况的实时检测与热力图分析,为客户提供车辆与人员动线优化、违规行为识别和安全合规报告等功能,从而在仓储与物流现场形成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闭环。

结合Adam Wales的观点,视频与传感技术的价值远不止“看录像”。在他描绘的路径中,每一个像素都被视为传感器:摄像机在边缘侧生成的元数据,将事件与对象、位置、时间关联起来,使企业可以对PPE佩戴、禁行区域入侵、叉车与行人交汇等场景进行实时干预,而不是事后取证。这种“前移”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事故率和保险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扩展更多数字化用例打下基础。

更长期来看,安全事件本身也会沉淀为数据资产。企业可以利用视频分析生成的合规记录和告警日志,识别反复出现的违规热点、培训薄弱环节,并据此调整现场布置、交通组织和培训内容。Axis在多个客户案例中强调,视频系统与视频管理软件、IP音频、门禁控制集成后,不仅提高了园区防护能力,也让日常运营更加“可视、可管、可优化”。

除了安全,能源与可持续目标同样是物流业关心的话题。Axis指出,通过在照明系统中引入智能视频分析,可以区分“有人”“有车”与“空区域”,进行分区联动控灯,替代传统粗粒度的红外感应,从而在保证作业舒适和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对于仍依赖模拟表盘与人工抄表的老旧设备,则可以利用摄像机读取数据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在无需大规模硬件换代的前提下,将其纳入统一的数字监控体系。

Axis正在把网络摄像机从“被动记录的眼睛”,升级为覆盖园区、仓库与车队的智能感知平台。以安全为切入口,结合边缘AI分析、网络音频和生态伙伴的行业方案,物流企业可以在较低改造成本下,快速验证数字化投资回报,并在此基础上延展到资产保护、流程优化和可持续管理等更多领域。对于希望在下一轮数字化竞争中赢得先机的物流参与者而言,如何把视频这一“老技术”用出新价值,或许将成为决定差距的关键变量之一。

取消